【集萃網(wǎng)觀察】活性染料是一類能與纖維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并以共價鍵與纖維相結合的染料。因此,活性染料又稱反應性染料。
從1956年英國卜內門(ICI)公司第一個棉用商品活性染料Pro.cion M型正式問世后,其他國家也相繼開發(fā),形成了染料科學和生產上的一個新的領域,品種不斷增加、活性基團和染料應用范圍不斷擴大。1958年,我國對活性染料的研究和生產也獲得成功,先后試制成功以三嗪環(huán)為活性基的x型、K型活性染料,以乙烯砜為活性基的KN型活性染料,以及20世紀60年代我國首先試制成功的、以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雙活性基的M型活性染料。
通過四十余年來的生產實踐和經驗積累,活性染料的質與量兩個方面均有了很大的進步。尤其是近二十年來,活性染料在品種改進、質量提高和新的應用技術采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。因此,活性染料已成為純棉、滌棉混紡纖維、粘膠纖維、天絲(T‘encel)纖維等印染加工的主要染料類別。
1.常用活性染料的基本結構
活性染料一般是選擇對棉纖維不能上染的酸性染料以及偶氮、蒽醌、酞菁染料作為母體,通過架橋基與活性基團連接而成。其基本結構形式為:
若活性基團為口一羥乙烯砜硫酸酯時(D—S0:CH:CH:·OSO,H)就是KN型活性染料。
2.活性染料的結構與化學反應性的關系活性染料與纖維素纖維發(fā)生共價鍵結合有兩種類型:第一類為親核取代反應,生成酯鍵。如一氯均三嗪、二氯均三嗪、氟氯嘧啶等含氮雜環(huán)活性基的活性染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