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春節(jié)過后,隨著紡織服裝企業(yè)開工率持續(xù)回升,各類紡織原料價格呈現(xiàn)普漲趨勢,加之紡織企業(yè)采購積極性較高,為原本處于上升通道的原料價格進一步推波助瀾。綜觀各紡織原料價格漲幅“榜單”,氨綸纖維位于榜首,累積漲幅在17~22%;而粘膠長絲漲幅最低,僅為0.59%。整體來看,化纖原料漲幅高于棉紡原料漲幅。
分析內外銷形勢不難看出原料價格上漲的原始動力。據海關統(tǒng)計,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總計392.10億美元,同比增長14.76%,出口形勢好于去年。據107屆廣交會最新數(shù)據顯示,截至5月3日,紡織服裝館累計成交24.08億美元,比上屆秋季廣交會增長11.7%,比105屆廣交會增長20.46%。其中,服裝及衣著附件成交13.2億美元,占全部成交額的54.9%,比106屆秋交會增長4.6%,比105屆增長25.17%;紡織紗線面料及原料等成交額均呈現(xiàn)增長,出口形勢有望持續(xù)向好。另據統(tǒng)計局數(shù)據顯示,一季度我國服裝鞋帽、針紡織品內銷總額為1510億元,同比增長23.9%。
然而令人擔憂的是,受用工成本提高、原材料價格上漲、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和融資難度加大等因素的影響,今年紡織品出口依然面臨嚴峻挑戰(zhàn);同時,今年春季低溫天氣持續(xù),之后各地氣溫又快速回升,“跑步”入夏,勢必對下游紡織服裝的春季銷售形成壓力。
進入5月份,各紡織原料價格仍未停下上漲步伐。由內外銷市場俱佳造就的一季度紡織原料價格持續(xù)上漲,能否在二季度獲得支撐和延續(xù),不僅考驗著企業(yè)對宏觀形勢的研判能力,也取決于企業(yè)能否及時啟動針對特殊需求環(huán)境的應急預案。 來源:中國女裝網